陕西省养生协会主办

中医鸿儒王正宇先生学风医德二三事 ——在纪念王正宇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记得十一、二岁的时候,我家住在西安市许士庙街31号一个大杂院里。那时我的父亲苏文海先生在位于许士庙街52号的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任教。和父亲在一间办公室办公的是一位身材瘦小、面目和善的中年老师。初次见面,父亲给我介绍说,这就是王正宇先生,我的同事,也是咱岐山人,你应当叫王伯。我连忙说:王伯好。当时我父亲教中药学,王先生教方剂学,以后每天去学校打开水路过他们的办公室,我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相互交谈,切磋中医药教学经验的身影。王先生讲课嗓门很大,慷慨激昂,声情并茂,那些中老年医生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好像大家私底下还叫他“活字典”、“王方剂”。久而久之,潜移默化,我深受影响,暗暗立下心愿,以后也要像他们那样,做一个既能教书育人,又能救死扶伤的好医生。




1958年,父亲因病离职,我们举家迁回老家岐山,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王先生。直到1979年后,我被选调到陕西省中医研究所工作,当时在我承担的一个有关关中名医武之望的研究课题中,遇到了一些难题,急忙不能解决。情急之下突然想到了王正宇先生。于是,我便急忙赶往咸阳,向王先生请教。多年不见了,可王伯一眼就认出了我,连问你父亲近来怎么样,身体可好?多年不见了,王伯身体依然硬朗,神情依然开朗,只是额头上平添了几行皱纹,豪爽中又多了几分慈祥。正好他这天没有课,便约我到家里详谈。关于武之望的研究,王先生胸有成竹,侃侃而谈,从武之望的生平事迹,从医经历到着述着作、学术贡献,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使我茅塞顿开,大受教益。眼看就到中午,我急于退去,王先生却执意要留我在家里吃午饭。午饭是师母亲手做的家乡饭,一碗面糊,一碟拌黄瓜,几个馒头,一碟面粉(一种岐山人家里常吃的厚面皮),我二人边吃边谈,这顿饭直吃了一个多小时。现在回想起来,这简直就是一顿精神兼物质的饕餮大餐。我回西安后吃过的宴席不少,什么鱿鱼海参、什么鸡鸭鱼肉,和王先生这顿饭比起来,简直什么也不是。




19821223日,我正在外地出差,省中医研究院文献医史研究室赵石麟主任忽然打电话告知:中医学院王正宇教授去世了,研究室准备送一幅挽幛,看你署名不?另外挽幛上应该写什么话,你提个意见。我一时大惊,连忙说,名一定要署,至于挽幛上的话,我沉思片刻,强忍悲痛,拟了两句话:“业精纯时竟仙逝,哀乎痛乎!文杀青际忽西行,惜乎恸乎——王正宇先生千古。”赵主任回电说:很好,就这样吧。光阴飞转,转眼到了1985年、听说王焕生等要刻一通“王正宇德教医方碑”,待三周年时立于先生墓前,以表纪念。我非常赞同,遍翻囊筪,只找出20元钱,便叫来人捎去,以作刻碑之助。今天看到这册《王正宇副教授德教医方碑帖》,上面竟然还刻有我的名字,十分汗颜。其实当时工资虽然不高,我还是应当多出一把力的。





昔日药王孙思邈曾有“大医精诚”一篇,纵论医德,其核心部分从“凡大医治病,必先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到“若有疾厄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全文136个字,人称中国的希波格拉底誓言。”今天的会场上,看到张厚镛教授当年所写的一幅挽联:“学识卓荦经史岐黄皆通贯,医德馨香高下贫富概同仁。”写得非常好。特别是“学识卓荦,医德馨香”八个字,生动形象的概括了先生高尚的品格和风骨。王正宇先生曾经说:“谦受益,满招损”,做一个医生,“要想深受人民的欢迎,没有高尚的医德是不能办到的。”他鼓励学生和后辈们:“好好当医生,当个好医生,一要医术高,二要态度好。”王正宇先生这些生动朴实的话语,是对药王孙思邈医德思想最好的诠释,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使命的源头活水。

王正宇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三十七年了,但他崇尚医德,刻苦治学,学风严谨,诚恳待人的精神风貌,至今是我辈后学学习的楷模。中医中药是中华古代科学的瑰宝,我相信我们现代的中医人,一定能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弘扬医德,发扬学术,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梦想,为全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做出自己应有的、更大的贡献。(2019.6.13.西安)

注:王正宇(1909~1982),陕西岐山人,着名中医学家,原陕西中医学院资深副教授。有《王正宇医疗经验存真》、《王正宇副教授德教医方碑帖》等传世。

(作者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着有《中医医案学概论》、《千金方医方辞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