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养生思想初探
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的实际作者、被称之为中华医祖的中国上古医学家岐伯,总结了上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医药理论和经验,开创了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医学模式,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时,岐伯也是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者、倡导者。通过对《黄帝内经》有关篇章的研习可知,岐伯的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制定中医养生总的原则、重视精神养生以及倡导治未病等三个方面。
一、制定中医养生总的原则
在《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岐伯在论述十二脏腑及其相互关系后指出:“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只有掌握了以心为主宰,脏腑之间分工协作、相互为用的藏象学说,才能更好的养护生命、维持健康。反之,就会使脏腑功能发生紊乱,甚或失调,从而影响到健康的维护,甚至对正常的生命活动造成危害。请大家注意,这段论述中两次提到的“养生”,就是后世中医“养生”一词的最早出处。
《黄帝内经》第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岐伯在回答黄帝有关寿命长短问题的提问时,对人们如何通过对养生之道的把握以达到“尽终其天年”的目的,作了简洁而具体的论述。岐伯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时,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段论述,言简意赅,可以说是中医养生总的原则。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指一切养生之法,首先要遵循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符合养生之道。自然界一年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一日之内有昼夜晨昏的不同,自然界的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的生命活动,所以养生之法就必须与之相适应。如《素问.移精变气论》所谓“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食饮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制,不能暴饮暴食,不能过饥过饱,以免损伤脾胃。人体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饮食,而营养物质的化,主要依赖脾胃的运化和转输,脾胃康健,正气内充,病邪自然不能侵犯人体。岐伯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中心意思是饮食营养的要全面,饮食结构要合理,营养不足或是营养过甚,都会损伤人的正气。
“起居有常”就是要求按照正常规律来安排生活起居。例如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则而安排每天的作息时间;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规律对起居和日常生活进行适当地调整。如果不按照正常规律安排生活起居,比如起居失常,生活没有规律,就可能导致 肌肉松弛,身懒体乏;如果过度紧张、兴奋,则可能导致失眠,以至出现精神障碍。不妄作劳是指不随意或过度使用自己的精神形体。精神形体的过度使用同样会导致脏腑功能衰退,甚至出现机体过早衰老的现象,正如岐伯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批评的:“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便是很好的佐证。
“形与神俱”是指精神与形体的高度统一。岐伯认为,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脏腑功能活动平衡协调,则精神情志正常;一旦脏腑功能失常,人的精神情志思维意识必然受到影响。岐伯在《素问·宣明五气论》所说的“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就是进一步把脏腑功能与精神活动联系起来的论述。临床实践表明,心的功能失常,就会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表现;肺的功能失常,常会出现忧愁、悲伤等情志变化;脾的功能失常,常会因思虑过度而发生气滞、气结等病理反映;肝的功能失常,就会出现抑郁、焦虑等肝失疏泄的表现;肾的功能失常,就会出现易受惊恐、情志不定、手足无措等症状,恐则气下,严重者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
在制定中医养生总的原则的同时,岐伯还提出了养生的最高目标,那就是“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天年是自然赋予人类的预期寿命,把天年与百岁联系起来,说明岐伯已然把人类的预期寿命定格在百岁左右。这一论断,与现代生命科学提出的人类预期寿命是哺乳类动物成熟期5~7倍的说法,无疑是高度契合的。
二、重视精神养生
精神养生指通过调整精神状态而达到健康长寿的养生思想。精神养生是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调摄精神的核心是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心神道德的修养而达到心理与生理的健康。岐伯在《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恬淡虚无,真气存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强调精神养生在养生保健方面的重要性。即保持精神清静愉悦,心志平和安宁,没有贪求妄想、患得患失之念,使自己的精神情志活动始终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真气泛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当然也是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过度的精神情志活动,又会影响到真气的运行,使脏腑功能活动受到损害。所以只有保持精神情志的恬淡虚无,真气才会正常地运行,人的健康长寿也就有了基本的保证。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精神的神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应答、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在一定条件下,精神活动的状况,也往往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状态和预后,所以岐伯在《素问·移精变气论》中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岐伯认为,精神养生的关键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而精神内守的实质是说要注意调摄自己的情志,保持安静平和的精神状态。在一个相对清净平和的精神状态下,人体各脏腑的机能平衡协调,免疫力处在一个较好的水平,疾病就不容易发生,健康长寿也就有了保证。“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后来被衍化为精神养生法。人们常说,心态决定动态,动态决定状态。精神养生法是一种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节制贪欲、调节情绪,使人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从而达到心身健康、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
岐伯所倡导的精神养生,在后世得到了相当程度的传承与发展。如晋代嵇康的养生五难说:“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难之中,精神因素占了四难,充分强调了精神养生的重要性。唐代名医孙思邈认为,养生首重养性,养性首重养德,养德首重养心。孙氏所提出的养性三心说,即保持善心,培养爱心,少动妄心,就是对岐伯精神养生的高度弘扬和发展。
三、提倡治未病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是岐伯在《黄帝内经》中提出的。《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到治未病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病虽未发”,结合上文是指机体已受邪但尚处于无症状或症状尚较少、较轻的阶段。这种潜病态可发展成为某种具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疾病。因而,这里的“治未病”,是指通过一定的防治手段以阻断其发展,从而使这种潜病态向健康方向转化,属于疾病早期治疗的范围。
《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处“治未病”对医生的治疗经验和水平提出了要求,要想成为一名高明的医生,就要善于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
综合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岐伯所说的治未病,就是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调理、运动疗法及针灸药饵等多种措施,调养体质,调理身体阴阳气血等平衡,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让人体少生病、不生病,纵然得病也能尽快痊愈,并且痊愈之后防止复发的这样一个理念。
岐伯治未病的思想,经过张仲景、孙思邈、朱丹溪、叶天士等历代医家的传承和弘扬,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医治未病理论。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篇》:“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病防变的措施,是岐伯“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孙思邈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提出用针刺预防中风的具体方法:“惟风宜防尔,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神良”。
朱丹溪指出:“与其求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强调了养生防病的重要性。
叶天士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和温邪易伤津耗液的特点,提出对于肾水素虚的患者须防病邪乘虚深入下焦,损及肾阴,在治疗上主张在甘寒养胃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先安未受邪之地”的观点,这是运用岐伯既病防变法则的典范。
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病愈防复三个方面。
未病先防:就是要求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要通过科学养生的手段,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一方面通过“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身心结合的养生之道,增强体质,培扶正气;另一方面要“顺应天时,天人合一”,尽量保持人和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增强人体免疫机能,努力消除致病因素,尽量避免或减少它对人体的侵害,从而达到不发病或虽病亦不重的目的。中医所强调的未病先防,与现代“预防为主”的新医学模式高度吻合。它包含着四时养生、精神养生、适当锻炼、合理饮食、接种疫苗、科学用药等方面的丰富内容。
已病防变:已病防变是指也就是说在患病以后,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一般来说,疾病的转变是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治在疾病发作加重之先,防止病变由浅入深,甚至发生危及生命的传变。
病愈防复:病愈防复是指在疾病基本痊愈之后,采用包括康复锻炼在内的各种方法扶持正气,清除余邪,最大限度的恢复体质,防止疾病的复发。总体来看,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无不与本身正气的盛衰有关,所以岐伯在《素问·刺法论》中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风雨寒湿,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可见顾护和培育正气,是“治未病”最核心的要件。而顾护和培育正气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养生。
实践证明,岐伯所倡导的中医养生理论,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效益。它不仅可以通过主动地养生防病,提高生存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尽享天年”的目标实现;还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医疗成本,节约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发展。当前,中医养生方法在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业已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已然成为国内医学界关注和重视的热点。中医养生“治未病”思想,必将成为引领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