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养生协会主办

孙思邈养生八要法

孙思邈不仅是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而且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养生学家。本文就孙思邈养生方法作以总结探讨,敬请指正。


一、精神养生强调抑情节欲,重德行善

孙氏根据《素问·上古天真论》摄生之旨,强调抑情节欲,反对恣情纵欲。他说:“纵情恣欲,心所欲得则便为之,……无所不作,自言适性,不知过后,一一皆为病本。”指出“十二多”为“丧生之本”,“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并提出“十二少为“养性之都契”。孙氏明确指出:“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

精神修养对于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孙氏主张积德行善,注意调情易性,指出“人之寿夭,在于撙节”,“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不“浮思妄念”,“于名于利,若存若亡”,“淡然无为”。这样即可免于“损性伤神”,“没身不殆”。提倡“清旦常言善事,勿恶言”,又说:“众人大言而我小语,众人多繁而我小记,众人悖暴而我不怒。不以事累意,不临时俗之仪。”特别反对那些孜孜汲汲追名逐利,千诈万巧以求虚誉,没齿而无厌之人,余慨世俗之多僻,皆放逸以殒亡

二、饮食养生重视食宜食养,强调食疗

先秦时期,食医被列为诸医之首。《汉书·艺文志》记载有《神农黄帝食禁》;《隋书经籍志》着录有《黄帝杂饮食忌》、《老子禁食经》等。汉唐之间出现了《魏武四时食制》、《食经》、《淮南王食经并目》等数十种食疗着作。孙思邈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饮食养生理论和方法。孙氏强调“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十分重视饮食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1、科学分类食物,详论饮食宜忌。孙氏依据《素问·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将食物进行分类,《千金要方》食治卷中对所载的236种食物,分为果实类、菜蔬类、谷米类、鸟兽类。其食物分类思想和方法颇富科学性,对后世食疗学的发展影响颇大。时至今日,人们对食物也未摆脱这种分类方法。

孙氏详细论述了每味食物的功效、主治和宜忌,以指导人们科学饮食。如论述葡萄“久食轻身不老延年”,鸡头实(芡实)“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樱桃“令人好颜色,美志”,“牛乳性平,补血脉,益心长肌肉,令人身体康强润泽,面目光悦,志气不衰……为人子者,须供之以为常食,一日勿缺,常使恣意充足为度也,此物胜肉远矣”,现代食疗学均给予了充分肯定。孙氏强调忌生腐食,“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体现了安全饮食的思想。

2、主张均衡饮食,提倡清淡饮食。主张合理搭配食物,勿偏食五味。其云五味不欲偏多,故酸多则伤脾,苦多则伤肺,辛多则伤肝,咸多则伤心,甘多则伤肾,此五味克五脏,五行自然之理也。孙氏提出学淡食每食不用重肉,喜生百病,这对元代朱丹溪“茹淡论”的提出以很大影响。

3、主张少食多餐,反对暴饮暴食。孙氏提出“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4、强调用食平疴,突出食物疗法。孙氏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其用含碘很丰富的动物甲状腺(鹿靥、羊靥)治疗甲状腺肿;用动物肝(羊肝、牛肝)治夜盲症;用赤小豆、乌豆、大豆等治脚气病;用谷皮(楮树皮)煮粥常吃预防脚气,颇为经验之谈。

孙氏还倡导以钟乳、石英等矿物质饲牛以取乳,如提出以石英未一两和豆喂牛,七日后取乳,“每日空服热服一升,余者作粥,任意食之。”实际上是让牛乳更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以增加牛乳的营养效价,并进一步提出将石英喂养乳牛后的粪作为肥料,种植枸杞、牛膝、豆菜等,“食之大益人。”其构思巧妙,颇富创造性。




三、运动养生主张小劳按摩,调气导引  

孙思邈继承了华佗的养生思想,认为适当的运动会使人气血通畅,身体悦怿,面色光辉,耳目精明,百病皆去。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孙氏多次直呼“运动”一词,把运动与健康、运动与长寿紧密联系起来。但又强调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所谓小劳,即运动量适可而止。“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盖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也”。孙氏认为散步是最好的锻炼方式,主张“量其时节寒温,出门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量力行,但勿令气乏气喘而已”。

《千金翼方》载按摩之法:“清旦初,以左右手摩交耳,从头上挽两耳,又引发,则面气通流,如此者令人头不白耳不聋;又摩掌令热,以摩面,从上向下二七过,去皯气,令人面有光,又令人胜风寒时气,寒热头痛,百疾皆除”。“小有不好,即按摩挼捺,令百节通利,泄其邪气。”孙氏提倡摩腹健身术,食讫,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诸如天竺国按摩法、老子按摩法、面部按摩法等抗老延年、保健益寿的重要手段,皆为孙氏所推崇。

“调气”,现代称调息,是一种专意存思、吐纳气息、以却病强身的方法。孙思邈强调指出: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

孙氏调气法,主张“在夜半后日中前……仰卧床,铺厚软,枕高下共身平,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去身四五寸,两脚相去四五寸,数数叩齿、饮玉浆(口津),引气从鼻入腹,足则停止。有力更取,久住气闷,从口细细吐出尽,还从鼻细细引入。出气一准前法……若天阴雾恶风猛寒,勿取气也,但闭之”。并认为这些方法可使“身体悦泽,面色光辉,鬓毛润泽,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气力强健,百病皆去”。另外,《千金要方》“调气法第五”中有“若患心冷病,气即呼出。若热病,气即吹出。若肺病即嘘出,若肝病即呵出,若脾病即唏出,若肾病即出。”这些方法是孙氏对陶氏六字诀在医学方面应用的新发展。

导引,即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孙氏认为导引可使“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心无烦,形勿极,而兼之以导引,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孙氏提倡多种导引法,如华佗五禽戏、腰背痛导引法、踩背法等。

孙氏认为养性“常当习黄帝内视法”。所谓内视法,即闭目存想,意念视内的方法。其法为:“存想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勿辍也。仍可每旦初起,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上,心眼观气,上入顶,下达涌泉,旦旦如此,名曰迎气;常以鼻引气,口吐气,小微吐之,不得开口,复欲得出气少,入气多。每欲食,送气入腹,每欲食气为主人也。”[18]这是内视和调气相结合的方法,具有健脑益智、形神并养的作用,值得研究和推广。

四、四时养生要求顺应自然,生活有序

孙思邈认为:“人能依时摄养,故得免其夭枉也”。“衣食寝处皆适,能顺时气者,始尽养生之道。故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他继承了《素问·四气调神论》的论说,并增加了许多具体内容。如说“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春冻未泮,衣欲上厚下薄,养阳收阴……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出汗,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春欲晏卧早起……凡冬月忽有大热之时,夏月忽有大凉之时,皆勿受之。人有患天行时气者,皆由犯此也。即须调气息,使寒热平和,即免患也。”说明无论衣着、劳作、起卧,均须与季节特点相适应,并应重视预防四时不正之气的侵犯。《千金翼方》引《列子》的话说“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人居天地气交之中,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体息息相关,故顺应自然,依时摄养,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对于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孙氏非常注意从生活小节进行养生保健。教人“常习不唾地”,睡时不张口,“暮卧常习闭口”,睡姿应“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非常讲究沐浴,“凡居家不宜数沐浴,若沐浴必须密室,不得大热亦不得大冷,皆生百病,冬浴不必汗出霡霂,沐浴后不得触风冷”。“饥忌浴,饱忌沐,沐讫,须进少许饮食。”

总结孙氏日常生活养生法,还要注意十二常:发常梳、目常运、齿常叩、津常咽、耳常鼓、面常洗、头常摇、胸常挺、腹常摩、腰常提、肛常撮、脚常揉。

五、环境养生推崇清静幽境,雅素美洁

环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孙氏专设《退居》篇,第一为择地。强调“山林深处,固是佳境”。但独自居处,容易脱离社会群体,“必在人野相近,心远地偏,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之处,如果能够“左右映带,岗阜形盛,最为上地”。现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把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处作为养生胜地,一些百岁寿星大多居住在山青水秀、气候高爽之处,可见药王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是有道理的。

选定居处后,就要营造房舍,孙氏提出应“看地形向背,择取好处,立一正屋三间”。强调要柱高、顶厚、周围厚密无隙、泥饰如法,并对建造的注意事项作了具体交待。孙氏在“道林养性”和“居处法”中均提到“至于居处,不得绮糜华丽,令人贪婪无厌”,只要“雅素净洁,无风雨暑湿”,就是佳居,而过分讲究绮糜华丽,则“乃患害之源”。

孙氏倡导衣服熏香、沐浴后熏香、庭院居室和神堂熏香等,现代研究证实,几乎所有芳香药,经燃烧都有着不同的抑菌、杀菌或消灭病毒的作用。熏香不仅给人们创造一个香味扑鼻的良好环境,而且具有改善人们心情的作用。



六、房室养生旨在欲不可绝,欲不可纵

房室生活是人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七》中有“房中补益”的专篇,提出“年至四十须识房中之术”。

1、欲不可绝:孙氏首先肯定正常性生活有利于健身强体,并主张适度的性生活为成年人之必需。他说:“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男女到了性成熟期而产生性的欲念,以致要求结合,关系到自身体健,子嗣繁衍,是一种自然的本能,应本于自然之道,“以人疗人,真得其真”。若“强抑郁闭之”,则“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损一而当百也”。强调适当的性生活有益身心健康。

2、欲不可纵:孙氏又强调性欲无度是养性之大戒。如果一味沉溺于房室,“纵情施泻,即是膏火将灭,更去其油,可不深自防”,“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淫欲不节,则会“稍至年长,肾气虚竭,百病滋生”。因此他警告说:“精少则病,精尽则死”。指出“非欲务于淫佚,苟求快意,务存节欲,以广养生也。非苟欲强身力,幸女色以纵情,意在补益以遣疾也”。孙氏引用彭祖曰:“上士别床,中士别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提出“苟能节宣其宜适,抑扬其通塞者,可以增寿”

3、房事禁忌:房中之事能生人,亦能杀人,入房必知禁忌,方能有益健康。孙思邈十分注意气候、环境、情绪、不良生活习惯对房室生活的不良影响。《千金要方》特别强调交合当避大风大雨大雾大寒大暑、雷电霹雳、天地晦冥、日月薄蚀、虹霓地动等时令和自然界气候突变,如果犯此禁令,便会“损男百倍,令女得病”,甚至影响后代,出现癫疾愚顽、聋哑跛盲等疾患。指出:“凡新沐远行及疲、饱食醉酒、大喜大悲、男女热病未瘥、女子月血新产者,皆不可合阴阳”,否则,“交则死”。“人有所怒,血气未定,因以交合,令人发痈疽。”“四时节变”时,行房亦应“慎之”。孙思邈又反对凭借春药入房,指出贪心未止,兼饵补药,倍力行房,不过半年,精髓枯竭。并发现一些食品有损于性功能,羊脑、猪脑,男子食之损精气,少子。”

4、房中养生方药:孙氏常用的强性养生药物为:肉苁蓉、蛇床子、巴戟天、远志、地黄、枸杞子、山茱萸、薯蓣、五味子、钟乳、鹿茸等。常用的助阳方有琥珀散、苁蓉散、秃鸡散、天雄散、石硫黄散、杜仲散、白马茎丸、梦泄失精方、虚劳尿精方以及韭子丸等,对房室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七、药饵养生强调终身常尔,百病不生

药饵是由滋补健体、抗衰防老的药物制成,可长期服用而无副作用。《千金翼方》中专列养性服饵篇,并收载药饵59首,详细载录了有关药饵延年的资料,如“地黄汤”、“黄精膏”、“不老延年方”、“彭祖延年柏子仁方”等。指出天门冬可“补中益气,愈百病”,久服“延年益命”;地黄“使人老者还少,强力,无病延年”。地黄酒酥有“令人发白更黑,齿落更生,髓脑满实,还年却老”。孙思邈把药饵作为增强体质,医疗疾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措施,特别强调常年服之。他说:“人非金石,况犯寒热雾露,既不调理,必生疾疠。常宜服药,辟外气和脏腑也。”“勤于服食,则百年之内不惧于夭伤也”。

孙氏主张四季应服不同的药饵,以养生保健。“凡人春服小续命汤五剂,及诸补散各一剂;夏大热则服肾沥汤三剂;秋服黄芪等丸一两剂;冬服药酒两三剂,立春日则止”,强调“此法终身常尔,则百病不生矣”。

他还指出服饵要有步骤:“服饵大体皆有次第,不知其术者,非止交有所损,卒亦不得其力”。认为服饵时要“先去三虫,三虫既去,次服草药,好得药力;次服木药,好得力讫;次服石药。依此次第,乃得遂其药性,庶事安稳,可以延龄矣。”

八、体质养生当分年龄性别,辨体调养

由于人体年龄、性别、体质的差异,养生不能千人一法,而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孙氏认为“人体平和”,“勿妄服药”。主张“寻性理所宜,审冷暖之适,不可见彼得力,我便服事”;应“量其性冷热虚实,自求好方常服”。

孙氏认为养生应贯穿人的一生。《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上》说“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手足心,甚辟寒风。”这段论述在《千金翼方·小儿》中重复出现,说明孙思邈对推拿预防小儿疾病之推崇。

孙氏认为“人年四十以下多有放恣,四十以上即顿觉气力一时衰退。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倍力行房,不过半年,精髓枯竭,唯向死近,少年极须慎之”,主张“人老四十已上,常服炼乳散不绝,可以不老,又饵云母,足以愈疾延年。人年四十已上,勿服泻药,常饵补药大佳”。

对于妇人养生,孙氏指出:“妇人月事未绝,而与交合,令人成病。”现代认为容易造成子宫内膜炎、子宫出血、痛经、闭经等。怀孕期应“主静节欲,以保胎元”,对房事必须“谨慎从事”。“妊娠一月,不为力事,寝必安静”,“妊娠二月名始膏,……居必静处,男子勿劳”妇人“产后百节空虚”,“大须将慎”。“凡产后百日乃可会合,不尔至死虚赢,百病滋长,慎之。”孙氏强调指出:“凡妇人皆患风气脐下虚冷,莫不由此,早行房故也。”现代医学也提出产后六十天后行房为宜,其理论是产后子宫内膜创伤需要较长时间的修复。否则,易于引起宫颈炎、盆腔炎、痛经、腹痛等。

孙思邈是一位划时代的医学家,又是一位承上启下善于继承创新的医学家,其对唐代医学乃至后世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医德学、外感伤寒温病学、内外妇儿临床各科、脏腑辨证学说、本草学、方剂学、针灸学、养生学、老年病学以及中医学习学都有全面深入的研究与创新,以致清代徐大椿说“仲景之学,至唐始一变”。

然而,孙思邈“不违人性”,集医、道、儒、佛之长,结合自身经验,研究和总结了养生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养生思想和主张,并身体力行。纵观孙思邈的人生轨迹,他一生不为官,不求荣华富贵,避身于权势名利之外,用心在苍生病痛之中。作为一个“苍生大医”,他自“青衿”至“白首”孜孜不倦,殚精竭虑,拯治伤病无数,并给后世留下了《千金方》等不朽之作,从而比肩医圣;作为一个养生家,他又达到了“恬憺虚无,真气从之,正气存内,病安从来?”的境界,从而享以百岁。孙思邈堪称长寿之星,医界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