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诊断与按摩疗法的渊源
手部诊断与按摩疗法,是一种古老而又新颖的诊疗方法,也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应用手诊医学最早的国家。1953年,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制陶者的指纹,距今有60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纹印迹。
纵观医学史的发展,手部诊断疗法早于其他的各种疗法。从猿到人,即开始了对手的运用,手能创造各种财富,感知各种外界刺激,也必然引起人们对手所感知事物的关心。原始社会,人类穴居野外,天气寒冷时,人们们就会本能地摩擦、按揉、活动双手,用以改善血液循环,防冻保暖,增强抗寒机能;当身体不舒服或疼痛时,就会不自觉地用手去抚按病痛之处,以求疼痛减轻或缓解,达到改善机体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目的。正如祖国古老的按摩、针灸起源一样,手诊手疗也是以某些外部固定的部位病痛反应,寻找记录人体健康状况的外部可感知的部位,去捕捉疾病的信息和探索诊疗方法,并一代一代地积累和发展。
我国古籍《黄庭经》载:“手为人关把盛衰。”手诊是中医学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由中医学的“四诊”——“望、闻、问、切”中的“望”诊发展演变而来。据我国文字史料记载,“望”诊最早出现在甲骨文时代,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103种疾病,涉及内、外、妇、儿诸科,所载痛首、股痛、瘿等,这些病名的确立,“望”诊是主要的诊査手段。到了公元前5世纪,“望诊学”已引起当时医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其中首推“神医”扁鹊,他的“人虢之诊”“望齐侯之色”被称为旷世绝妙之诊,令后人叹服。到了公元前3世纪,《黄帝内经》问世,书中有一精辟论语“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主张只有全面、系统、客观周密地使用用“望诊”,才能知常达变、揆度奇恒、明办是非,才能真正把握病机的所在。“视其外应知其内脏”,这是后人在“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的又一重大理论发展。
古典医学着作《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局部与整体是辫证统一的。关于手部反映整体,书中有大量关于手部与内部脏腑相关联的介绍以及内部疾病在手部反应的典型论述,如《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载:“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黄帝内经•灵枢本脏》载:“有诸于内,必行于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病矣”。《黄帝内经》望诊,主要望色诊病。《难经•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唐代王超《仙人水镜图诀》提出小儿指纹脉络诊法。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载:“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中曾描述述“阳掌图,阴掌图”小儿推拿手图。清代《小儿推拿广义》详细记述了通过手掌诊断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世界范围内反射学在医学领域的广泛进展,生物全息律在医学领域也有了多学科突破,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使人们逐渐创立出多种手部疗法,如手功疗法、手针灸法、手浴疗法和手部按摩疗法等。近几年来,“生物全息律”理论在自然疗法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又为手部诊断按摩疗法充实了新的理、法、方、技,促进了学科的进展。手部诊疗法的读物在各国陆续出版,这对当今的手部诊断与按摩疗法的日臻成熟起到了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手诊手疗法是在双手的特定区域,利用视觉、触觉、痛觉进行诊断,以及采用不同力度刺激的方法,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和自我保健的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所以,当人体局部发生疾患时,往往在人体的其他相应位置有所反应。
手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包含着人体全部的生物信息。人体的脏腑器官、四肢孔窍在手均有其对应的部位。脏腑组织器官的任何病理变化,在手部对应的部位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过去的病变会留下痕迹,现在的病变会有明显的反映,潜伏的病变也会有预兆出现。用中医理论分析研究手部各区域的信息特征,可以查过去、诊现在、知未来。
(作者系《中国季氏疗法手部经络穴位全息图》创始人,中国手诊手疗奇人、中国民间传统中医健身养生传承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