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养生协会主办

让风止于青萍之末

养生就是“治未病”,为了达到颐养天年,在谈到长寿方法的时候首先分享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刚刚修行的居士诚心请教“六祖慧能”:“师傅啊,我是每天颂读《金刚经》可以成佛呢?还是我每天抄写《金刚经》可以成佛?”。六祖答道:“两个都可能,但也许两个都不可能,但我知道一定“行”《金刚经》的人可以成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学到并不代表你知道,知道并不代表你能做到,而做到还要靠你坚韧不拔的信念去坚持,才能够得到。求佛如此、学习如此而,想获得健康长寿的结果同样也是如此。养生方法众多而真正受益的是哪些每天持之以恒做的人。努力坚持是基础,正确选择是成败的关键,如果养生方法错了,再坚持也是踩着油门儿往沟里冲。



哪些健康观念是更接近自然生命本真呢?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因此中医文化在面对一切的防病、治病、养生过程中都把不伤害身体及安全性放到“孝道”地位。这样的一个健康保健观点,充分的尊重了生命本真,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中医养生核心是三分治、七分养,做好日常的健康保健工作,防微杜渐是要比发展到疾病状态被迫治疗更有意义。因此未病先防是非常重要的健康养生观点。我们中国的传统中医养生文化核心,应该是在以不伤害为前提下的健康长寿行为准则。

提倡“三分治、七分养”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养”生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其丰富的养生理念和方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并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学术流派。

医家养生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为宗旨的养生保健活动, 故《吕氏春秋》将医学定义为 “生生之道” ,强调 形神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在此基础上重视经络通畅、气血条达、脏腑协调,其中疏通经络、流畅气血尤为重要


道家养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崇尚 “形神合一 ”“返璞归真 ”“清净无为”,注重精、气、神的修炼,指出“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同时倡导少私寡欲,诚如“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将为不死药”“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强调静心安神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导引、吐纳、辟谷、胎息等养生方法。

儒家养生以孔子、孟子为代表 ,“致中和”的儒家思想指出 “中和”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本,提倡以 “中和”为准则的养生理念,,实现 “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的目的。

佛家养生提倡通过 “顿悟”而达到“明心见性”,使人的精神超脱于尘世之外,求得生命机体的长寿康宁 。“戒” “定” “慧”作为佛教三学, 由戒入定,由定生慧,三学中以“禅定”为核心, “戒”为根基,以“慧”为目的,所谓“禅定心诚,以戒为基” ,通过对酒、色、食、财等诸方面戒欲约束,从而专心修禅,禅定以后思维清楚, 产生明智。


道家、儒家、佛家三大养生流派理论各异,各有所长,并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入渗透于中医养生理论中,丰富发展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其中共同点之一都是把调息、调神、养心放到了首位,“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佛家的禅定,道家的导引、吐纳、站桩,儒家的“仁者寿”处事方式都是通过调心使自己的心情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我在喜马拉雅《道生思维》电台的健康讲座中,对很多的听众朋友们也着重讲到过这一点,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健康是决定个人是否不生病,健康长寿的首要前提。

   现代预防医学模式包含了生物、社会、心理三方面的内容,这种医学模式的确立,明确了人们未来在面对疾病预防时所要关注的三个重要方向。更加突出了每一个社会人的精神、心理因素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现代免疫医学也充分论证了中医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观点。当我们身体整体的抵抗力弱的时候,免疫力就会下降,这就会容易形成久久不能康复的“慢性病”。身体的局部炎症是为了时刻提醒我们要关爱身体,避免向更严重的症状发展。为什么我们年轻的时候身体局部的炎症大多数都可以无药自愈呢?就是偶尔得病也会康复的较快。而当我们随着年龄不断的增长,逐步走向衰老,身体抵抗力下降,这个时候我们身体里有些细胞组织的炎症迟迟不能痊愈。因此我们要保持自己的良好心态,并守住身体“正气”达到经络的通畅,聆听自己身体的“声音”提高敏锐的感应状态,让风(疾病)止于青萍之末。